母校新闻

作家高建群来校作学校80周年校庆之名人名家报告会首场报告
发布时间:2011/4/11 23:16:49  本文共阅读1200次

 “当今时代,网络小说渐趋风靡,经典小说却被冷落,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”
  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,作为一个作家,请问如何保持心灵的纯粹?”
  “当代大学生比较青睐快餐文化,缺少真正的精神文化,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?”

报告会现场视频,西电电视台提供

 

报告会现场

  高建群这样回答。他很看重这次与西电学子交流思想的机会,并嘱咐将互动的时间延长一些。结合自己的三部作品,他操着一口陕西话,将自己几十年的文学人生娓娓道来,与在场师生共同分享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。

  一段悲壮的音乐,一幅幅手制的电视人物造型画,一部黄土高原的革命史诗,两个陕北红军的传奇人生……“这是《最后的匈奴》的电视宣传片中展示给观众的,”谈到这部作品,他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,“这部作品已经被改编成电视剧,4月将在央视8套上映。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,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冲突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五千年文明史。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难以为继时,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呼啸而来,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‘胡羯之血’。”

  谈起他的文学之路,高建群将思绪拉回到上世纪70年代:“那时候,我还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一个叫白房子边防站的地方当兵。在1975年那个多雪的冬天,我凌晨12点30值班结束后,两腿冻僵了,枪也冻僵了,那时就用诗把我在部队的生活记录了下来。1976年8月份的《解放军文艺》刊登了我的三首诗,下面写着战士高建群,那是我的处女作,也把我的创作激情激发了起来,我这一生也就被文学‘绑架’了。”

  他侃侃而谈:“从部队回到延安后,我到《延安日报》一边当编辑,一边写作,工作了十多年。《遥远的白房子》写的就是边防上的那一段生活。这个小说现在还被认为是新时期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。当时出来是一夜间名满天下,但也有些不同意见。”

  “我出生在临潼,到了延安之后,一直想为家乡写一本歌颂中华农耕文明的书,但却缺少内在的动力,后来在高新区挂职,这个经历使我从高新区反观遥远的村庄,用我一生积累的素材和对中国乡村文明的思考,贯穿于写作过程始终。作品中有苦难中奋斗的人们,有在工业化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乡村。像一部关中平原的《百年孤独》式的家族史一样,这部书是我最好的故事。”高建群动情地讲着。

  台下,许多听众都带着纸笔,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写写记记。随着报告会的深入,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
  高建群的报告会只有两个小时,却赢得了现场近30次掌声。

  “今天,七十年代的青春和二十一世纪的青春相遇了。听了高老师的报告,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辈作家不同的人生,他的坚韧、自强不息深深地触动了我。”电子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王朱丹掩示不住内心的激动。

  “高老师的报告让我内心澎湃。西电曾在长征路上办学,沐浴着延安精神的洗礼,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延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;高老师用文学形式修造了回乡的路,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筑造强校之路,为学校80周年校庆献礼。”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黄成龙坚定地说。

  近60年的人生阅历,30年的文学生涯,真是一本厚重的书,岂是两个小时的报告可以道尽?

  “我有三个精神家园:渭河平原、阿勒泰草原和陕北高原。《白房子》是我献给新疆的作品,《最后一个匈奴》是写给陕北高原的作品,《大平原》是写给生我养我的故乡渭河平原。”高建群不无感慨地说。

  报告会末了,他还将自己亲手创作的题为“从来处来,往去处去”的绘画作品赠送给了学校。

  本次报告会是学校80周年校庆之名人名家报告会的首场报告,宣传部部长强建周主持,来自各学院师生4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。(完)

  一连串的提问,摆在国家一级作家、陕西省文联副主席、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建群的面前,他看起来沉静地犹如一池波澜不惊的湖水,有条不紊地回答着在场师生的提问。这是3月24日由党委宣传部、校团委联合举行的“西电名人名家报告会”上的一幕。

  “每一朵鲜花都有开放的权利,但我认为真正的文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。”
  “永远真诚地写作,记录下为社会所遮掩的一面给世人。”
  “读点经典,读点好的作品。”

著名作家高建群畅谈文学与人生

标签(Tag):
上一篇:西电新浪微博粉丝过万 校内多个组织开通微博
下一篇:西电2011年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
相关文章